中药注射剂有不良反应吗

中药注射剂有不良反应吗

许多家长认为西药副作用大,经常服用对孩子不好,而中药来源于天然材料,毒副作用小,故家长们往往对中药青睐有加。

1.中药也有副作用

殊不知,中药也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在儿童患者中发生率尤其高。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有双黄莲、穿琥宁、穿心莲、板蓝根、番泻叶、丹参、红花、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等。

2.过敏反应的症状

过敏反应最常见的类型是皮肤损害,如皮疹、瘙痒等;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另外,注射给药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

3.谨慎中药注射

所以,在儿童患者中,中药治疗要谨慎使用注射途径,用药过程中还须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中药注射液为何被“黑”?

近年来,中药注射液一直饱受争议,甚至屡屡被“黑”,其使用范围也受到限制。根据2017版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限制基层使用的中药注射液品种从2009年的6个增加到26个,且只能在二甲以上医院使用。事实上,能否进入医保目录,决定着一个药品在市场上的生死。如果不进入医保目录,必然遭遇毁灭性打击。

中药注射液受限,是因为其安全性受到质疑。那么,中药注射液果真不安全吗?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显示,在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中,化学药占81.2%、中药占17.3%。与西药相比,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率并不高。从用药原则来说,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因为静脉注射风险最高,中药注射液也不例外。但是,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上起效迅速,如果医生合理使用,病人获益大于风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基层成为中药注射液安全风险高发区,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使用。在中药注射液发生的不良反应中,合并用药超四成。这意味着,发生不良反应,并非单纯是中药注射液的问题。再加上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设备、设施较有限,医护人员救治经验和能力相对缺乏,影响抢救效果及预后。因此,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使用不当,而不完全是药物本身的毛病。

中药注射液与抗生素不同,不需要严格限制医生使用。中药注射液本质上还是中药,只是给药途径不同,旨在提高人体免疫力,让防御的盾更坚固,完全不必根据医院和医生的级别来限制使用。防范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风险,宜疏不宜堵,不应限制基层使用,否则就会因噎废食。培训基层医生规范使用,才是降低安全风险的正确途径。

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中药注射液的优势不可替代。从历史数据看,中药注射剂60%—70%在基层医院使用,基层是“主战场”。如果限制中药注射液在基层使用,有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例如,在被限制使用的26个中药注射剂中,有7个为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例,该药在非典时期立下大功,临床上不可或缺,是国家战略储备药品,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使用。通过行政手段强制限定药品使用报销范围,违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这是典型的部门政策“打架”,遭殃的是基层老百姓。如果老百姓用不上药,不得不重新回到大医院,既不利于分级诊疗,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医保部门是医保经费的“大管家”,限制使用中药注射液,最合理的解释是控费。实际上,基层使用中药注射液不是涨费,而是降费。不少中药注射液品种中标价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属于国家低价药标准。从控费的角度讲,中药注射液不应是限制使用品种,而应是鼓励使用品种。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比起传统的丸散膏丹,中药注射液只有70多年历史,却成为临床上用量最多的中药品种,堪称源自中国本土的“重磅炸弹”。期待有关部门为中药注射液正名松绑,让这个具有创新基因的传统药物长高长大,为健康中国再立新功。

喜炎平的不良反应报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4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喜炎平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两个品种均属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突出且较为相似,严重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所占比例较大。
警惕喜炎平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
喜炎平注射液的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计1476例(单用喜炎平注射液病例报告971例,占65.79%),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其中严重病例49例(单用喜炎平注射液病例报告32例,占65.31%),占整体报告3.32%。病例报告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较多。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以往监测数据显示,喜炎平注射液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约占42.51%,主要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呼吸系统损害约占16.43%,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约占16.43%,主要表现为全身皮疹等;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约占16.43%,主要表现为紫绀等。  典型病例1:患者,女,21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150毫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输入至2/3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心悸、严重呼吸困难,随即停止该液,马上给予地塞米松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同时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毫克,氧气吸入。30分钟后患者症状好转。
二、儿童严重病例分析  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喜炎平注射液涉及14岁以下儿童患者病例报告达1048例,占整体报告的71.00%;其中严重报告28例,占整体严重报告57.14%。儿童报告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紫绀、呼吸困难等。有关喜炎平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病例共10例,其中5例为儿童患者。
典型病例2:患儿,男,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 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双眼球持续充血、两眼肿胀、全身荨麻疹伴瘙痒,停止使用药物.并静注地塞米松 5毫克, 口服开瑞坦,测血压为63/30毫米汞柱,加用多巴胺,阿拉明各一支,半小时后血压上升,上述症状有所缓解,留院观察。
三、相关建议  1.喜炎平注射液易发生过敏反应,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穿心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2. 喜炎平注射液严禁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超剂量使用。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缓慢滴注,特别是开始30分钟内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并采用积极救治措施。  4.建议生产企业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不良反应描述,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尤其是加强儿童使用该品种的风险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完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开展相应安全性研究。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