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会不会影响人体免疫力

献血会不会影响人体免疫力

献血公民义务做的事情,当我们的身体静脉血管里面的血液被抽出,将会用于临床研究,生物制品等方面的时候,那么就完成了义务献血的光荣事情,那么献血会不会影响人体免疫力?献血会影响免疫力吗?很多人有这样的担心,下面来看看。

1、献血不会影响免疫力

人出血后免疫力下降,会失去很多白细胞

真相:1-2小时白细胞就补齐了

解释:献血不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从生理角度讲,构成年人体免疫力的主要物质是白细胞。

人体血液红细胞站了较大比例,白细胞只是其中一部分。以一个正常成年人为例,一次献血200-400ml,所捐献的白细胞仅仅是人体白细胞总数的1%-2%,失去的白细胞1-2小时就能从骨髓得到补充。

2、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是抽静脉血。

献血时,一般是抽肘正中静脉。因为静脉一般位于人体的表层,血流较缓,抽取方便。动脉的位置一般较深,血管壁较厚,不好抽取,且动脉刺破后,不宜止血,操作困难,所以不用动脉血。

3、献血为何不抽动脉血

1、动脉血是富含氧气的,抽了动脉血有可能导致机体局部缺氧,静脉血则几乎不含氧,没这个危险。

2、相同部位的动脉相对静脉管径较小,不易进针。

3、动脉一般都在真皮层以下,而静脉则主要在皮肤的上层,相对比之下,动脉比静脉难定位,也不好抽取。

4、动脉血流速度较快,抽取后,不容易止血。

献血,对身体有害吗?

血液常被誉为“生命之河”,正常人一刻也离不开它。但是,对于献血,在民间却流传着“年轻人不应该献血,尤其是还没有结婚的人”、“人过三十不宜献血,否则易患高血压或贫血”等种种说法。为此,山西省的刘心宇等读者感到有些纳闷,献血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应该说,上面的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说明许多人对于献血缺乏更多的了解。事实上,我们国家对献血极为重视,也为之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规范献血,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并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对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
什么是献血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就是由健康成年人献出少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
那么献血会不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育呢?科学研究表明,正常成年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毫升,在一般情况下,约有20%~25%的血液在体内备而不用,只有当特殊情况下才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我们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才只占总血量的5%~10%,显然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而且献血后人体能迅速恢复血液的相对稳定,如血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可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内,1~2小时就可得到补充,血液中的蛋白质则由肝脏合成,200毫升中的蛋白量只相当于6个鸡蛋所含的蛋白量,很易补充。同时正常人体每时每刻都有一定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和不断有新的补充,不献血时血细胞会照样衰老死亡,献血后反而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使血液更具活力,尤其是对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因此适量献血对身体还是有利的,是一件利国、利民和利己的大好事。所谓“年轻人不应该献血,尤其是还没有结婚的人”和“人过30岁后不宜献血,否则易患高血压和贫血”等说法是无科学依据的。
当然身体不符合献血条件的人,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贫血等,是不宜献血的,献血对这些人的身体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

中年人最宜无偿献血

从保健医学的角度讲,中年人最宜于进行无偿献血。人到中年造血功能逐渐下降,并且运动量减少,身体代谢趋于平衡,容易发胖,易出现血铁、血脂、胆固醇等指标超标,血液黏稠度过高、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的中年人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适量献血,可以减少血液内的各种成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流加快,还可以刺激骨髓等造血器官保持旺盛的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年轻细胞的比例,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
美国专家的研究成果显示,非献血者当中已知有心脏病史的人超过1/4,在献血者中此比例只有8.5%,献血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低于非献血者。英国科学家还发现,男子经常献血可降低血铁含量,因此具有防癌作用。妇女在育龄期每次月经会丢失一部分铁,但绝经后身体内的血铁含量会迅速增高,进行保健型献血有利于保持血液中各项成分指标的稳定正常。

献血能预防心脏病
研究证实,献血不但无损健康,反而可以预防心脏病。这种对献血的新见解,是芬兰专家们通过对自愿献血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后发现的。他们指出,成年男性中的每年定期献血者,很少患心脏病,而从不献血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要比前者高出2倍以上。英国营养基金会科学部主任玛格丽特的研究,也得出与前述相近的结论。献血能预防心脏病的原理是什么?
专家们解释说,健康人,特别是健康成年男性,血液中的含铁量和含铜量,都明显高于其它人。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元素,都有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中铁、铜元素含量,而献血后经常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食物,又能起到抗血脂氧化的作用,故献血者心脏病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无偿献血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献血无损健康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 2000亿个,血小板 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6?1献血好处多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 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 1/2。 三、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五、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记得采纳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