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必吃寒食!吃过才算过清明节!

四月清明必吃寒食!吃过才算过清明节!

马上就到四月,四月草长莺飞,也是被誉为“芳菲月”的春季最美月份,春暖花开,踏青出游,好不惬意!刚踏入四月就会遇见四月第一个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除了祭祖和踏青,品尝“寒食”也是一大特色。今天小编带您一起品尝清明的专属味道。

油炸撒子

绵延千年的古老寒食

推荐理由:油炸撒子最早起源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县。这片土地曾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所以现在南北各地都有撒子的制作。“撒子”古为寒食节的“寒具”,是著名时令美食。

小吃特色: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见馓子麻花的古老非一般食品可与之媲美的了。

子推蒸饼

纪念介子推的传统小吃

推荐理由: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

小吃特色:子推蒸饼具有松软、香绵、层多、味美等特点。

清明果

最经典的一款清明寒食

推荐理由:清明前浙江各地家家户户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叶做清明果。“清明草”俗称绵菜、米菜、佛耳草,在清明时节萌生出绵绵白毛细叶。人们采摘叶顶,洗净捣烂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或绵菜汁顿时变得通体碧绿,鲜嫩欲滴。清明果馅料丰富,豆腐干和着韭菜、熏肥肠拌芥菜末等。

小吃特色:清明果味道青涩,馅微甜,翠绿的皮又有点淡淡的青草味,格外爽口。

清明团子

江南气息吃出来

推荐理由: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间揪一把“麦浆草”,回家捣烂压汁,与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和好,包上豆沙馅儿,还要放入小块猪油,团好坯入笼蒸熟,出笼时再薄薄刷一层熟菜油在表面。如此,油绿如玉、清香扑鼻的青团子就在眼前了。

小吃特色:只有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制作这种特定的团子,才能体会如此独特的清明味道,清香、清涩而清甜。

螺蛳

清明螺,顶只鹅

推荐理由:民间向来有“清明螺,肥似鹅”和“清明螺,顶只鹅”的说法。这个说法来源于过去买不起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盆螺蛳,然后夹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蛳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

小吃特色:香辣的口感,鲜美的螺肉,让人看着都流口水啊,正所谓“老酒喝喝,螺蛳唆唆”。

清明节吃寒食的由来是什么

清明节吃寒食的由来是什么?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火又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清明节吃寒食的由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清明节吃寒食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吃寒食的由来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不过,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吃的含义早已不仅仅是?糊口?,当然也不只局限于享?口福?。现在之所以将?吃?上升为?文化?,是因为它本身包容着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丰富内涵。
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当时有逢季改火的习惯。春末出火,在这之前告戒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寒食有哪些禁忌1、肠胃不好应慎食青团
清明寒食少不了青团,青团有糖皮的、青皮的和白皮的青团,青团主要由艾草糅合糯米而成,糯米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材,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还是慎食,尤其是胰腺炎、胃炎、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
2、螺蛳要清洗干净
清明时节正是螺蛳还未繁殖,此时的田螺丰满、肥美,在民间有?清明螺,胜似鹅?之誉,但是采食螺蛳要注意啦。田螺多生长在污处,体内有大量的寄生虫,很容易引发霍乱、甲肝及其他肠道疾病。
寒食节的习俗1、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2、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3、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猜你感兴趣:1.清明节气吃什么蔬菜最养生
2.清明节外出旅游吃什么
3.南京人清明节吃什么食疗养生
4.清明养生食谱
5.全国各地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清明节气的风俗食物是什么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除了传说来历习俗之外,还有节令食品,如延续至今的冷食和青团等等,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清明果习俗仍然盛行。

清明节的风俗食物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3、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4、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5、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某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6、子推馍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7、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8、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此外,旧时青岛地区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白面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9、朴籽粿(guǒ)

制作朴籽粿,首先将朴籽树叶和果实(核)捣烂,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发酵再配糖,最后再用陶模型蒸或梅花模型蒸熟而成。一般朴籽粿有梅花型和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蒸熟的朴籽为草绿色,个个咧开嘴大笑,总是给人春天很美好的感觉。粿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10、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

11、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的往外张扬。

12、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将需用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13、子福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14、菠菠粿

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15、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16、乌稔(rěn)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17、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关于清明节的传统可远远不止这些。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让我们过一个“清净明洁”的清明,把各种喜悦忧愁、饮食游乐,都化作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中医教大家怎么吃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

吴显文主任提醒

吴显文主任提醒广大病友,春笋属发物,青明团子是糯米做得都不要吃,每年都有病友吃了病情加重的。

“就中医 养生 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中医 养生 : 养生 ,需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本原则,这是古代圣人所提出的。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说明五脏与季节是相对应的,由此可见肝通于春,既然清明乃春季节气,那么就要通过“养肝”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们应该怎么来养肝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已有明确的阐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夜卧早起: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

广步于庭:多在院子里散步。

被发缓形:披散头发,放松腰带,身穿宽松的衣服。

以使志生:使自己的意识、情志、精神焕发。

清明节的由来,如何养生以及饮食习俗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不管是什么节,只要放假,对我们来说就是好节!可是这个清明节真真是不一般呢!

“清明节”古称“寒食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源起由来:

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要数重耳与介子推之间发生的故事了。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传统习俗: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插柳

向来就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清明节,中国民间也向来就有插柳习俗。据说,清明插柳的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清明养生吃什么?

1、荠菜

春季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中医常说“春气者诸病在头”。清明节之后,最适宜吃的时令蔬菜之一是荠菜。

作为春天最受欢迎的野菜之一的荠菜,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是非常的丰富,不仅具有强筋健骨、明目养肝、润肺和中的作用,还含有钙,铁,磷等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够增强免疫功能,适合清明时节食用。

2、香椿

香椿一般在清明前发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顶芽,这种第一次采摘的,称头茬椿芽,不仅肥嫩,而且香味浓郁。香椿可治蛔虫病,还有“助孕素”的美称,特别适合食欲不振和适龄妇女食用,是春季养生的必备佳品。

况且,亳州人民向来嘴刁,爱吃,会吃,恐怕这鲜美可口的香椿早就已经走进你家的餐桌了吧!

3、韭菜

韭菜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要品尝至鲜之味,可要趁早呀!

春天吃韭菜除了味道鲜美,还有什么好处呢?韭菜中含有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在这个春季各种病毒迸发的季节,增强自身免疫力真的再重要不过了。

4、马兰头

吃马兰头的季节特别的短,春发芽,到清明节,这个时候的马兰头鲜嫩可口,过了清明,便会变老,成为无用的野草,因此还没吃今年马兰头的,赶紧趁早。

马兰头制作简单,和豆腐干拌后点上香油,一道鲜美爽口的凉拌菜就做成了。而且,在春天这个整天都昏昏欲睡的季节,吃马兰头不仅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还能够缓解春困,总感觉我沉睡二十多年的身体就要清醒了呢!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春回大地,天清气爽,虽有“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转莺”的美景,也不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特点,出门在外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不要忘记在自己的包中多放把伞,另外,春日早晚温差大,记得多加件外套,小心着凉感冒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 分享